血浓于水
时间:2008年5月19日(17 年前)来源: 作者: 阅读: |
打印内容
血浓于水
省城兰州繁华地段设列的四个采血点前,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直到夜幕降临,仍有人在不断赶来。据初步统计,5月14日当天采血量超过了1000袋,创下了省血液中心单日采血量历史之最。以至于一向血源紧缺的省血液中心,库存饱和,医务人员恳请市民留血备用。从《甘肃日报》报道的这则新闻我们分明看到了省城兰州的普通百姓一颗颗滚热的心,他们在为受难的同胞焦灼不安,他们正在用行动抵抗死亡的阴影,用血液积累着生命的希望。
那些死难的人是我们的同胞,血浓于水。在这个不寻常的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让人们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在四川已有数万生命消失,还有难以统计的生命在废墟中呻吟,我省已有360多人在这场地震中罹难。灾难离我们每个人如此之近,那些我们相识不相识的受难者,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不可割裂。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我们对灾难和苦难感同身受,对受难者惺惺相惜。普通的兰州市民明白与受难者血脉相连,他们勇敢地撸起袖子,将自己的鲜血注入到那些受难者同胞的躯体,灾难和痛苦让大家彼此靠近,相互温暖。
当灾难不可避免时,伸出援手是我们唯一休戚与共的方式。当我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时,地震灾区却是残垣断壁,风雨载途,灾民痛失家园,亲人亡故。巨大的地震灾难,使灾民们经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厄,我们处在正常生活中的人,没有谁可以做完全的旁观者,我们有责任去同情他们,解救他们。我们可以一边过着自己不错的生活,一边平等地关心、帮助他们。和我们一样,难以计数的单位和个人,虽然无法替被掩埋者抬走一块瓦砾,未能帮号哭的母亲找回她失散的孩子,未能给惊恐未定的幸存者送上一杯热茶,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或捐一点款,或捐一些食品,或捐一件衣物,或献上200CC的血;不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只要我们做到力所能及,不弃毫末,彰显我们一颗同情他人、关注他人的大爱心。
泪尽血续,众志成城。这是我们与灾区人民同在的方式,更表达着一种行动着的信心。一个流泪的民族必然充满悲悯与坚强,一个迅速开始行动的民族永不沉沦。因此我们呼唤这样一种行动着的信心,呼唤更多的人或组织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赈灾中来。爱心本没有大小多少,在震灾面前,爱心更不会有大小多少。这个时候,只要能够捐款捐物倡导救灾,他就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这个时候,只要关注震灾,心系灾民,哪怕他只是通过手机短信捐出了一元钱,也同样值得人们尊敬。捐款可能有多少,但其中的爱心却都是一样的,都是无价的;爱心没有先来后到,只要是善举,就应该得到赞赏与钦佩。震灾面前,只要你心中有爱,无论以任何方式,你都可以为灾区的人民献上你的爱心。周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