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服务

文化博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服务 > 文化博览

莲花山花儿会




   莲花山,是岷山支脉的一座主峰,坐落在临夏康乐县南部55公里处。莲花山一山多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莲花山的层层秀峰塑造成莲花花瓣,苍松翠柏化成莲花的树页,亭亭玉立在千峰万壑之中。古人曾有诗赞曰:“西倾积石几千峰,不及莲花绝黛容;修与峨眉争需宠,愿投碧落作神工。”  
  从莲花山的唐仿滩十八罗汉楼出发,拾级登峰,小径在山岩上曲折蜿蜒,纵横交错,时而引向瑰丽的宫殿,时而深入浓密的林荫,游人虽在烈日下奔走,却总觉得凉风习习,无炎热之感。分布于这些小径旁的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紫霄宫、转阁楼、东房顶、娘娘殿、祖师殿、玉皇阁等建筑,无不宏丽壮观,各具风采。由紫霄宫前行,有两条小道可通山顶,但道路异常难行,途中要经过“鹞子翻身”、“蛇倒退”、“夹人巷”、“独木桥”等四个险阻,胆小者每行至此,不要说攀登,就是听到这些象征险恶的名称,也会胆战心惊。玉皇阁是莲花山的最高峰,海拔3578米,登临玉皇阁,极目四望,顿觉天高地阔,心旷神怡,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莲花山都要举行盛大的歌会。歌会期间,临夏各县及临潭、临洮、渭源、岷县以及青海的回、藏、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族群众和歌手数万人,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云集莲花山,纵情对歌。他们把这种盛会称为“花儿会”,所唱歌曲也就是闻名遐迩的“花儿”。  
  莲花山花儿会以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为程序,边游山边对歌,自由结伴,互相穿插,灵活多样,尽情欢唱。  
  马莲拦路为听歌,  
  唱上三天零三夜,  
  这里没人嫌你多。  
  在每个路口岔道,用马莲草拧成的绳子拦住“客人”,主人们唱着上述的花儿,请客人留下“过路歌”,客人答唱,主人接着唱,客人顺题答唱。就是在这样亲切、诙谐、友好、热烈的气氛中,主、客漫着花儿问答,直到主人满意时,解绳邀客人携手并肩登山。  
  这期间,所有的人,都可以不受道德礼教的束缚羁绊,不受世俗的约束,不分尊卑贵贱,没有伦理观念,只有尽兴玩乐。初一、初二在莲花山山麓的足俗川聚会,是花儿会的序幕;初三、初四游山对歌,是花儿会的高潮;初四从莲花山向15公里外的王家沟移动,经过短暂的休息,围着篝火夜歌;初六黎明,攀登10公里的紫松山,联欢对歌、敬酒告别。  
  莲花山花儿会的歌手,一般是男女10人左右临时组成的对歌班子,由才思敏捷、嗓音洪亮,在民间享有崇高威望的人充当班子里的“串把式”和“唱把式”。歌手的服饰当然是民间认为最美的服饰,还有两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把彩扇、一把大花伞。这把大花伞比一般生活用的伞大2—3倍,足能遮三四个人。女歌手在演唱时一把彩扇半遮面,只露出一对感情丰富的大眼睛;男歌手常常在唱花儿时习惯用一只手遮在耳后,或者用一根手指堵在耳门上,据说,这样可以时歌声传的更远。歌手是莲花山花儿会的主体,莲花山周围乡乡有名家,村村有歌手。歌坛有“把死罪唱成活罪”的先辈景满堂;有带领妇女登上歌坛的“一带歌魁”——穷尕妹丁如兰;有后起之秀张生彩、郎秀琴、马秀兰、马永华、米兆仁、石玉玺……群星灿烂,英才辈出。  
  莲花山花儿会,是当地各族人民民俗意识最热烈、最隆重的一种表达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采风。  
  松鸣岩花儿会  
  松鸣岩,位于临夏和政县南25公里的叼滩乡小峡中。  
  松鸣岩有三座并峙的山峰,分别为“南天台”、“西方顶”、“独岗岭”,峰形奇特,英容俊貌,宛如3位潇洒飘逸的仙人,耸立在群山峻岭中,是历代殿宇楼阁、亭榭飞桥荟集之地。据记载,早在元代,就有人在这里开窟塑像,修行隐居。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在这里先后修建了玉皇阁、菩萨殿、圣母宫、独岗寺等殿宇,凿通了登山石阶和接峰天梯。这些殿宇大多建在三峰的悬崖峭壁之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十分险要壮观。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俗称四月八)为“龙华歌会”。这几天,附近七八个县的各族人民,带着二胡、三弦、四弦、咪咪等民间乐器,前来松鸣岩对歌。松鸣岩花儿会的形式和莲花山花儿会大同小异,只不过松鸣岩花儿多用乐曲伴奏,系典型的河州花儿。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