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服务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服务 > 学习园地

《人文甘肃》读后感征文之三 承载历史的厚重 感受现实的温暖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宣传信息处    刘  奎
  《人文甘肃》以提振甘肃人文化自信为目的,全方位的展示了甘肃文化的各个侧面,全书既有学术大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也有社会知名人士在甘肃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的严谨深刻,有的情深厚重,细细品味,让人受益良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静下心品读甘肃的历史与文化,穿越时空感受甘肃历经数千年的奋斗与沧桑,在这片土地上既有文明之初的原始与蒙昧,也有大汉王朝的亢奋与激昂,更有辉煌盛唐的自信与包容,当然也有近代以来的没落与孤独,纵横千里的土地,生生不息的人民,以及他们所共有的追求、情感、性格构成了甘肃文化的基础。
  在研读《人文甘肃》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阅读中收获最多激情的,是对甘肃历史的回顾与研究,其中樊锦诗、周宜兴、王登渤等诸位领导老师对甘肃文化的研究和感悟尤其让人敬佩。品读甘肃文化,绕不开的是雄汉盛唐带给甘肃的荣耀与光辉。汉、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巅峰,在这两个时期,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对外扩张领土,四方臣服,对内文明昌盛,四海升平,而甘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起到了连接西域中原,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甘肃是最为特别的一段,河西走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历来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反复争夺拉锯的最前线,中原王朝衰落时,这里往往自成一体,成为人们躲避中原战乱的乐土,中原王朝强大时,这里不仅仅是国家的边塞,更是文明输出与碰撞的熔炉。回首汉唐时代的甘肃,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出征的军队、四方的客商、传道的僧侣都在丝路古道上不断汇集,而他们当中就有卫青、霍去病、张骞、玄奘、鸠摩罗什乃至其后马可波罗这些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时代造就英雄,英雄也造就时代,脱离开汉唐中国强盛的国力,这些英雄不可能有施展的舞台,脱离开这些英雄,汉唐的强盛也不可能被如此众多的人羡慕向往。甘肃,不仅仅是这些英雄人物的息宿之地,更是他们传播思想、吸纳东西方文明,开拓视野,历练精神的大学堂,大舞台。要论及甘肃的文化,这些英雄人物成长的那个时代所表现出的开放自信、昂扬奋进应该成为我们至今依旧要倍加珍惜的精神财富,同时,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对信仰的执着,对未知领域的开拓精神也是在任何时代环境中每个人都要汲取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甘肃人,回顾这些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物,至今心中依旧激情澎湃,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去继承发扬这些伟大的精神,不去将这些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就难以找到我们真正自信的源泉,更不要提担负建设甘肃、发展甘肃、宣传甘肃的重任。
  时间向后推移,唐代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海上贸易日渐繁盛,丝绸之路逐渐被漫漫黄沙所淹没,尤其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甘肃的发展则更为滞后,甚至于千年的敦煌成为了西方冒险家的乐园,许多珍贵文物,被破坏掠夺,成为我们这个国家永远的伤痛。但是解放后的甘肃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国家很多大型工程在甘肃开工建设,全国各地的劳动者汇集在了甘肃,沉寂孤独多年的甘肃一下子热闹起来,我的父母就是众多劳动者中的一员,在我看来,甘肃所特有的移民文化,也是甘肃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李修平、秦大河老师所撰写的《兰州味道》、《我的兰大生涯》等文章带给我特别的温暖。与我一样,他们都是兰州这座城市的外来移民,历经建国后兰州的沧桑巨变,他们对甘肃、对兰州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感,细读他们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情味,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充满着对自身奋斗的欣慰和对甘肃、对兰州的感激之情。在兰州和甘肃的其他工业区这样的外来移民占据这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来自于四面八方,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不是成熟老练的技术工人就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国家的精华所在,他们身上所特有的其他地方的文化品质都在厂区里,宿舍中不断的交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最终形成了甘肃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品读甘肃建设的历史,这些外来工业移民身上所特有的直爽、干练、务实、勤奋、耐劳的精神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们所在地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甘肃人的精神特质之一。细细品味甘肃各地的移民文化,他往往在细节处表现出人的热情质朴,在时间的磨砺处表现出人的善良厚道,一人一事的点滴积累正是甘肃文化的另一方面,他更有人情味,更有烟火气,更接地气,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和生活氛围,让现代甘肃成为一个在人文上更宜居的地方,成为一个让人在心理上感觉更踏实,更温暖的地方。
  进入新的世纪,甘肃在经济发展上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外界对甘肃的印象也往往是苍凉的大漠,荒芜的群山,落后封闭的人民,甘肃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往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向往,对自己的家乡则慢慢失去了敬畏感激,社会心态表现出冷漠、自怨自艾的一面。《人文甘肃》的出版展示了甘肃文化的各个方面,丰富了社会大众对甘肃的认知,细细阅读《人文甘肃》,发现有如此众多的人对甘肃有着如此深厚和炙热的情感,甘肃更是一块独具魅力,底蕴深厚的土地,甘肃人理应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讲好甘肃故事,展示甘肃风貌,将作为甘肃人的自豪与自信融入每个人的灵魂,外化为发展甘肃经济社会的强大行动力,我想这正是《人文甘肃》的初衷所在,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