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2018年优秀社情民意信息选登】补齐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短板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马廷礼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虽然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近年来更是如此,但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扶贫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大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传统,往往对外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环境承载能力弱,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等特点突出。如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2017年贫困发生率为12.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7%,而2016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7.8%,东乡县有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仍在50%以上。随着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的日益临近,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强力手段,突出针对性,精准精细精微,补齐西部民族地区这块“短板”中的“短板”,啃下这块“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他反映,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历史欠账多,这是民族地区大多属于整体性贫困的主要原因和瓶颈制约,但随着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不足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建设的发展需求更为迫切,效益价值也更加明显。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发展能力弱,由于远离主要市场和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发展质量不高,缺少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三是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发展程度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当地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病致贫返贫、受教育年限相对较少、劳动技能低、就业空间窄等问题还相当程度存在。四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发展“两难”较多。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生态环境脆弱,为经济发展、产业选择、资源开发划出了红线底线,找到见效快又可持续的发展路子难度加大。五是民族宗教因素交织、价值观念需要与时俱进,受某些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影响,有的地方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率较高、不重视掌握普通话和学习现代文化知识、宗教干涉世俗生活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缺乏市场意识、法治观念和致富梦想。
  为此,他建议:
  一、突出教育扶贫。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实施免费幼儿教育政策,改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条件,大幅减少辍学现象;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研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补贴标准和职称评定倾斜政策等问题,建设一支稳定、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普通话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从教育上斩断代际传递的“穷根”。
  二、强化就业扶贫。坚持就业第一,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经费、人均补助标准并改进使用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和就业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务性收入;依托“万企帮万村”行动等社会帮扶,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建立农业合作社、小微型农产品公司等平台,培养新型农牧民,提高就业质量。
  三、加强政策性兜底扶贫。加强低保与精准扶贫标准、政策对接,提高民族特困地区低保兜底的覆盖面。高度重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特困地区低保、医疗救助资金支持力度。
  四、加快推进电商扶贫。加快宽带入户建设,实施乡村电子商务免费培训、营业补贴和物流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电商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加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为摆脱西部民族地区整体性贫困和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