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两会

发言/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两会 > 发言

马国兴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须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形成牢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地区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载体,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突出针对性、群众性、实效性,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认知”和“中华民族一家亲”教育,在各级干部中坚持不懈开展民族法治和民族平等教育,在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公民道德、文明新风等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切实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植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心中,不断增强“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理念,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坚持把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统一体意识的表达,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应站在国家和民族大义的高度,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各级各类学校、机关干部、各族群众中大力推广普及、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和风尚,以此促进各民族有效交流交往,加深了解、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增进感情、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努力建设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美好家园。

三、坚持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统揽民族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医院、进军营、进商场、进庭院。同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内容,拓展延伸领域,不断探索“创建+”工作模式,把创建工作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平安甘肃等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提质量、树品牌、创特色,将创建成功转化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最大正能量。

四、坚持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民族团结的保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修订和调整完善民族工作的法律法规,使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各项要求融入整个法治体系之中。坚持把法治精神、法治理念贯穿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协调民族关系,在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类问题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一断于法,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