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提案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提案工作

政协提案为劳务输出保驾护航

  当前,牢牢守住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在我省不少县区,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被称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正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省政协《关于大力提升我省劳务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案》,从提高政府服务劳务产业的水平、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劳务中介服务市场主体等三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种好”劳务产业这份“铁杆庄稼”,助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建言献策。

全面提高政府服务管理劳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

  44岁的苗刁兄,是庄浪县良邑镇郭魏村人,今年3月底,她和6位同伴第一次走出大山,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广东省梅州市务工的厂区,经过隔离观察、岗前培训后,开始了包装箱后端包装的工作。由于工厂管吃住,苗刁兄每月5000多元工资几乎原封不动,再加上儿子在上海一家工厂打工的收入,使得这个从贫困中走出的家庭,日子眼见着红火起来。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需大力提升劳务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提案者民革省委会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就此展开深入调研。以庄浪县为例,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该县累计向长三角、珠三角、西北五省等全国各地输转务工人员56万多人次,其中输转贫困劳动力9.18万人次,每年输转务工人员11万多人,累计创劳务收入108.7亿元。
  劳务输转,庄浪县何以走在前列?记者从庄浪县人社局了解到,原来庄浪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体系,每年都要举办多场招聘会,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在县人社局一楼大厅设立服务机构,常年为求职者提供服务。县上还设立驻外劳务工作站6个,建立劳务基地205个,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及各类维权服务。比如,为有效弥补疫情对全县劳务经济造成的损失,庄浪县人社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拓劳务输转新途径,坚持内外结合、远近结合、就地就便的原则,通过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扶持返乡创业,加强东西协作等,促进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多地域多形式多渠道就业增收。
  民革省委会通过深入调研,在提案中建议支持引导县、乡镇两级政府整合强化相关部门劳务产业服务管理的职能职责,或组建促进劳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服务管理机构,重点从劳动力技能培训与技能再提升、劳务需求信息采集与适时发布、劳务基地建设与规范管理、劳务中介组织培育发展与依法监管、农民工权益保护与法律维权等方面强化政府职能职责。优化人员编制,加强干部力量,建立与劳务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度相匹配、与乡村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机构,为劳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府服务管理保障。
  记者从省政府劳务办了解到,目前我省树立“大就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省政府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转移就业专责组成员单位作用,整合6个部门力量,建立7个包抓组,分片包抓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省人社厅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转移就业、乡村人才振兴、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四个工作专班推进工作,在全省人社系统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就业帮扶工作体系。

建立与劳务产业地位相匹配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贫困人群在经济上自立自强,说到底是一个增收的问题。除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好产业外,对地处山沟、交通不便,产业发展严重受限的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务工就成了必须做好的事情。
  记者从省政府劳务办了解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来,全省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加劳务的脱贫人口达到131.45万人,占到脱贫总人口的76.8%。今年以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脱贫人口作为就业工作的优先保障对象,加强就业帮扶,加大政策资金倾斜支持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不低于去年,确保脱贫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应转尽转、稳定就业。截至8月底,全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4.3万人,完成年计划500万人的104.9%;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198.4万人,比去年的189.9万人超出8.5万人,创劳务收入100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
  毫无疑问,劳务产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稳定性好、风险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我省脱贫群众奔小康的“铁杆庄稼”。在调研中,提案者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对劳务产业支持投入的力度与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还不匹配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提案建议下一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持续加大劳务产业支持投入力度,干部力量和产业扶持资金都要继续向劳务产业倾斜,做到只增不减,加快补齐促进劳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弱项短板,力争建立与劳务产业地位相匹配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让劳务产业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动力源。 

大力培育发展劳务中介服务市场主体

  民革省委会在调研中发现,劳务输转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劳务输转中发挥着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积极作用。
  甘谷县政协委员张维林就是这样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他在2013年一次性输转4300多名劳务人员赴苏州务工,创下了甘谷劳务输出的历史记录。十几年来,通过张维林的劳务公司,超过10万人次从甘谷走向了全国各地,带动脱贫人口12万人。
  我省不少劳务行业协会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虽然经济形势总体有些低迷,但各地用工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务工群众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一般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算上加班费,普工在深圳月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在上海、苏州可以达到4500月左右。一个家底就算薄到几乎一无所有的青年农民,耐住性子打上三四年工,也可以积攒一二十万元,为自己一生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如果再能学点专业技术,或者走上企业管理岗位,那收入还会更高,命运或许就此彻底改变。
  提案者民革省委会认为,从我省实际看,优化劳务输转,既要立足实际,又要着眼长远,着力推进劳务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劳务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务信息网络,督促劳务中介组织做好劳务工作后期跟进服务,提升劳务输转的组织化、市场化、规范化程度,突出市场化导向,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的劳务中介组织。为此,提案建议要大力培育发展劳务产业中介服务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输转出去。尤其要重视支持劳务派遣公司的培育和发展壮大,也可试点组建集培训、输转、维权、服务于一体的国有劳务派遣服务公司;建议将劳务中介服务市场主体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范围,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劳务中介服务市场主体监管,引导劳务中介服务市场主体依法有序规范发展。
  “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可以说省政协这份提案为“种好”劳务输转这把“铁庄稼”施足了肥,浇足了水。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